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96篇
  免费   840篇
  国内免费   895篇
林业   1944篇
农学   918篇
基础科学   563篇
  1676篇
综合类   4855篇
农作物   1035篇
水产渔业   615篇
畜牧兽医   702篇
园艺   371篇
植物保护   552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256篇
  2022年   348篇
  2021年   381篇
  2020年   430篇
  2019年   522篇
  2018年   291篇
  2017年   535篇
  2016年   661篇
  2015年   506篇
  2014年   752篇
  2013年   751篇
  2012年   972篇
  2011年   935篇
  2010年   681篇
  2009年   669篇
  2008年   528篇
  2007年   587篇
  2006年   541篇
  2005年   421篇
  2004年   314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237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170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5 毫秒
991.
旱地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点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旱作区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的肥料效益。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技术能显著提高小麦肥料利用率和肥料利用效率。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氮、磷、钾肥利用率最高分别为44.3%、24.7%、37.9%,平均分别为38.7%、21.0%、29.1%,较露地条播分别增加8.6、5.1、6.6个百分点;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氮、磷、钾肥料利用效率最高分别为14.8、25.0、13.1 kg·kg-1,平均分别为12.9、21.2、12.3 kg·kg-1,较露地条播分别增长29.0%、31.7%、23.0%。全膜覆土穴播技术能增强小麦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能力,显著提高缺素区小麦的相对产量,从而降低氮、磷、钾施肥依从度。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缺氮、缺磷、缺钾区相对产量最高分别为60.0%、54.7%、89.7%,平均为58.7%、52.7%、88.8%,较露地条播分别增加3.7、3.9、2.7个百分点;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氮、磷、钾施肥依从度最高分别为42.6%、49.5%、11.9%,平均为41.3%、47.3%、11.2%,较露地条播分别减少3.7、3.9、2.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92.
关中农田土壤剖面的主要物理性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明现代长期集约化生产和耕作管理模式下土壤物理状态的变化特征,对关中地区农田0~60 cm剖面范围内的土壤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 土壤剖面容重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表层0~10 cm土壤容重最小,为1.34 g·cm-3,20~40 cm土层容重高达1.67 g·cm-3,达到了制约根系延伸的极限容重;(2) 土壤紧实度随着剖面深度增加逐渐增大,0~15 cm、15~25 cm、25~45 cm土层范围内的平均值分别为482 kPa、1 647 kPa、2 268 kPa;(3) 土壤饱和导水率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其中0~10 cm土层的饱和导水率最高,平均为0.968 mm·min-1,且各土层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研究表明只有0~10 cm土层土壤结构性较好,而10 cm以下土壤的物理状态具有明显的退化趋势,制约着作物根系的延伸、气体交换和水分的入渗,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93.
针对我国绿道规划研究和实践的薄弱点,着重研究探讨了在城市内部即城市建设用地范畴下的绿道布局特征及布局控制方法。论文首先对于绿道在国外的发展和我国的实践情况进行概述,阐明了研究城市内部绿道规划的必要性;然后结合游憩需求圈层、居住区和公园绿地的等级特征划分了绿道的等级,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绿道的空间布局特征;最后,围绕绿道布局量化控制,讨论了城市内部绿道布局量化控制指标体系建构和量化控制指标值的推导途径。  相似文献   
994.
应用性诱剂对福建甘薯蚁象的监测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甘薯蚁象的发生情况,2009、2010年采用性诱剂诱集的方法对福建福州和莆田甘薯蚁象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监测,2011年对性诱剂的诱捕器和放置密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份甘薯蚁象的发生高峰期不尽相同,总体上以7-10月为发生最严重的时期;在连年种植、管理粗放的甘薯田块蚁象发生严重。商品黄色塑料筒诱捕器的诱集效果优于自制漏斗型瓶装诱捕器;但是自制漏斗型瓶装诱捕器较为实用;不同厂家的诱芯田间诱虫效果差异不明显;每667 m 2放置3个诱芯可以有效地诱集蚁象。性诱剂诱捕区与非诱捕区相比,危害明显减轻,甘薯产量明显增加,因此,采用性诱剂诱捕的措施可以减轻甘薯蚁象的危害。  相似文献   
995.
The utility of spermatocrit (the proportion of solid packed material in semen after centrifugation) as an indicator of spermatozoa density and male spawning stage was tested in Atlantic cod (Gadus morhua). Semen was collected from captive male cod over three spawning seasons. Spermatocrit was posi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permatozoa density measured with a Coulter counter (Multisizer), but not with spermatozoa counts in a haemacytometer. Spermatocri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s the spawning season progressed. However, day of season explained only 35% of the variation because spermatocrit varied among individual males. Spermatozoa size remained unchanged throughout the sampling period and was not correlated with spermatocrit, indicating that variation in spermatocrit was due to variation in spermatozoa number and not their size. Spermatocrit is a good estimator of sperm density but is not reliable as indicator of spawning stage because of the variation among individual males.  相似文献   
996.
Atlantic salmon, Salmo salar L., and brown trout, Salmo trutta L., fry were point and scatter stocked in the early part of June at densities of 63–263 fry 100 m−2 per species in the River Viantienjoki, a small river in northern Finland, and their population densities were assessed in late summer. Both species were always stocked together in similar quantities. Point stocking was used in the first 2 years and scatter stocking in the following 2 years. In point stocking,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istance from the stocking sites (maximum = 250 m) and parr density in census sites ( r = −0.013 and 0.019 for brown trout and Atlantic salmon, respectively). The stocking density of fry did not influence parr density in August by either method or by species. Stocking density explained only from 11% to 23% of the parr survival depending on the species or stocking method. The mean densities of Atlantic salmon and brown trout parr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each other at any fishing site ( P > 0.05). Both point and scatter stocking appear to be suitable methods for use in small rivers. The parr densities depend more on the other factors (e.g. habitat quality) than the stocking method, and the choice between methods could be based on the time and labour available.  相似文献   
997.
王平  李浩    陈帅    徐金忠  张兴义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6):312-317
切沟侵蚀已成为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野外样区实地调查切沟分布数据与空间插值方法是快速获取大面积切沟密度值的有效手段。流域的平均坡度值是切沟形成的影响因素之一,为提高切沟密度值空间分布的插值精度,在黑龙江省海伦市内,利用网格法均匀选取40个1 km2左右的小流域,在实地测量区域内切沟密度数据的基础上,应用距离权重反比法、普通克立格和以小流域的平均坡度作为协同变量的协同克立格对其做空间插值。结果表明:切沟密度与协同区域化变量受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远大于随机性因素,均为强空间自相关性;距离权重反比法与普通克里格法的预测精度相近;协同区域化变量的空间结构性优于单一变量,协同克立格法生成的空间分布图精细度明显提高,均方根误差降低20%以上,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提高89%以上,协同克里格可有效提高区域切沟插值精度。  相似文献   
998.
氮肥和种植密度对蚕豆结瘤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胶泥土和沙壤土两种土壤条件下,研究了5种氮肥用量和3种种植密度对蚕豆结瘤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蚕豆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结瘤能力差异较大,在氮肥施用量低于240kg/hm2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氮肥施用量有助于提高蚕豆的结瘤能力。蚕豆的行距从25cm增加到50cm,降低了种植在胶泥土上蚕豆的结瘤能力,却提高了种植在沙壤土上蚕豆的结瘤能力。同样,适量提高氮肥的施用量,蚕豆的生物量、有效荚数、子粒产量和株高均得到提高。增加蚕豆的行距,促进蚕豆的生物量、有效荚数、子粒产量,降低了蚕豆的株高。  相似文献   
999.
为了高效开发利用小黑豆资源,提高小黑豆产量,在山西隰县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行株距(密度)对小黑豆产量及相关性状变异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40 cm的平均产量优于行距60 cm的平均产量;不同行株距配置(密度)中,R40P30(8.34万株/hm2)处理的籽粒产量、单株籽粒产量、单株荚数和结荚高度4个性状均优于其他处理,R60P15(11.12万株/hm2)处理的百粒重性状优于其他处理,株高性状以R60P25(6.67万株/hm2)处理最高不,同行株距配置(密度)对有效分枝性状不存在影响;不同行株距配置(密度)处理对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影响序列为产量>结荚高度>单株籽粒产量>百粒重>单株荚数>有效分枝>株高。该项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小黑豆产量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00.
设施滴灌条件下甜瓜茎流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设施甜瓜栽培已成为中国一个具有较大增长空间的重要产业。采用合理的灌溉方式和决策来提高甜瓜产量与品质显得尤为重要。为探明设施滴灌条件下甜瓜植株茎流速率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有效诊断植株水分指标,为制定灌溉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基于茎热平衡法的Dymaxax包裹式茎流计、小型自动气象站和TRIME-IPH土壤剖面水分测量仪等对温室内覆膜滴灌条件下甜瓜植株茎流速率变化及其周围环境影响因子进行长时间连续定点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温室内甜瓜的茎流速率日变化曲线基本呈双峰曲线,多云及阴天甜瓜白天液流启动推迟,峰值减小15%~47%;晴天条件下温室内太阳辐射(Rs)、空气相对温度(Rh)滞后于茎流速率,阴天及多云条件下,辐射与茎流速率基本同步达到峰值,相对湿度在晴天中午辐射较高区间内的小幅提高会对茎流速率产生一定的拉低效应;温室内太阳辐射是甜瓜茎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建立了以太阳辐射(Rs)和空气相对湿度(Rh)为主要因子反映甜瓜茎流速率(F)变化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F=26.204+0.0890Rs-0.2540Rh,R2=0.831,P<0.001),可对甜瓜蒸腾变化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